议论文的写法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议论文的写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议论文的写法1议论文可以分为:解说性议论文、证明性议论文、思辨性议论文。它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证明式等。下面以《说“思”》及高考作文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总分式
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说“思”:
1、学会动脑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
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动脑筋(分析问题)
3、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解决问题)
20xx年满分作文《诚信所至,金石为开》开头引用古语,提出论点,这是引论。本论先说诚信的作用,再说诚信的适用范围。结尾点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是典型的“总一分一总”结构,
二、并列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说“思”:
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
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
20xx福建满分作文《稳中求胜》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
沉稳从志而来……
沉稳从难而来……
沉稳从无欲而来……。
这三个分论点共同证明了中心论点,论证充分,结构清晰。
三、递进式
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说“思”:
1、“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2、“勤思”的重要(为什么)
3、还要“善思”(怎么样)
20xx高考作文《正直是做人的根本》,文章先摆出女学生拒绝广告的现象,接着说明这样做的原因,再评论女学生这一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层层递进,说理深刻,从而透彻地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四、正反式
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既可以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才更透彻。有些论点可侧重从正面论述,结合进行反面论述;有些论点可侧重反面论述,结合进行正面论述。 说“思”:
1、要提倡多动脑筋(提出论点)
2、多动脑筋的重要(正面论述)
3、不动脑筋的危害(反面论述)
20xx江西一考生的《公则生明》本论部分先引作文材料以做反面典型,由此带出两例正面典型事例。这样,三个事例一反两正,对比鲜明,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五、对比式
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说“思”:
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态度对比)
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
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
4、应学习第一种态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结论)
例文:递进式结构
转折
林中的通幽曲径,因为那些曲曲折折的转弯才更富诗意与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往往是情节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犹有余香。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而显得愈发美丽。(中心观点)
一本书因转折而精彩。(分论点)《飘》中的女主角思嘉丽由一位娇弱的千金小姐因时代的变动以及身体内自尊的血液而转变成了坚韧而真正美丽的铿锵玫瑰,这样的蜕变真实而精彩,这样的转折使《飘》成为一部掩卷难忘的经典之作。《呼啸山庄》中,男主角希剌克利夫,由一个单纯、爱意绵绵的少年转变成了一个因爱而泯灭了人性的复仇恶魔,这场因爱而起的悲剧摄人心魄,因为这转折突然而精彩,这样骤变的人性更是突出了爱在他心底炮烙的深刻印记,更多的如希区柯克、欧·亨利那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处决定性的转折更是蕴藏着无穷的魅力。这些作品的转折,我想无论是美好或惊艳,都会令我们最大限度地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从而获得思考,它们无疑是精彩的。
文学作品中的转折多半是虚构的,人生中的转折却是真实的。(分论点与第一分论点构成递进关系)虽然,有的令人痛不欲生,但其最终却成为铸造生命奇迹的一块块基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许多先贤都是在经历了如许苦痛的转折之后,更深刻地体味了人生的大义所在,依靠惊人的生命力延续了生的意志,写下了一篇篇传世经典,造就了一番番奇功伟业。就是在这些转折中,先哲们的坚韧和坦荡,使他们的人格和思想在历史长河上空凝聚成了一瓣瓣恒久的心香,也正是这些转折,激发了更多人更多的感喟……
记得林清玄说过“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放上一个门框,那里就是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转个弯;去寻求生命的出口。”是啊,我们的生活之路一定不是平坦笔直的。有的转折也许是不情愿的,就如自己孩提时得知要离开居住已久的城市迁往北京时,心中的那份不快一样,不愿意离开相处已久的亲朋,对每一条街道,甚至是街边的陌生人都有一分不舍,毕竟没人愿意面对离别。到了北京后慢慢地适应了,认识了新朋友,生活有了新的精彩。这样的转折,乍看不美好,似乎是一种结束,如今想来,反到觉得是一个起点。
生活中的转折,快乐或痛苦。我们都应该微笑着面对,生活本来就有起有落,我们也应该如此看待生活。愿一个个转折为你我交织出一条值得回味的生活之路。
这篇文章的结构分解为:
开头部分:起兴:“林中的通幽曲径”点出“转折”话题,同时亮出“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而显得愈发美丽。”这个中心观点。
第二部分:分论点:一本书因转折而精彩
第三部分:分论点:由书写到人生(递进)
< ……此处隐藏16706个字……>一、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仅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能够有分论点。
论点应当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②开篇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③文章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
④结尾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坚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能够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资料不是说不能够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一样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一样,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资料即可。
3、论证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资料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样办)
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那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型。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比较论证:这种方法能够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今年高考一则优秀作文题为《四幕剧》,其中的第二幕剧写了这样一个资料:
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应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无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一脸欢乐状)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比较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所以我选择前者。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提议同学们应当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能够丰富文章的资料,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浙江一考生在20xx年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与人如此的不一样。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是春住处?”秦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沙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花—世界》)
论证方法还有引申论证、因果论证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写议论文必须注意逻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十分清楚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要依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突出逻辑关系。
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注意议论文中的“但”“可是”等转折连词的作用,俗语有“‘但’字后面有文章”的说法,它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标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使文章的论点更醒目、更突出。
注意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一个短短的600—700字的议论文,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头的
语句表达。以前的高考以往考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段,这样的文章就极容易失之片面。写作时,选其中的任一题目都要注意“补全”。比如,若选写“近墨者未必黑”,主体论述这一观点以后,在收尾的时候,就应当以这样的结尾段收束:诚然,我们主张近墨者未必黑,但也并不否认近墨者黑的观点,我们只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自我控制本事,我们就有“近墨不黑”的条件。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成长阶段是一个人思想渐趋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渐渐走向成熟,学生的抽象思维本事也在不断走向成熟。
像《树木森林气候》就明显涉及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考查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玫瑰园》考了全面性的观点,等等。
四、材料议论文的写作
材料议论文的写作审题是关键,要充分利用好所给的材料,首先我们要读懂材料,然后我们以此为基础,根据写作要求去构思为文。
议论文的写法10开头:用某个事例、某种现象、某句名言、某个(几个)比喻等自然地引出观点。
观点:观点鲜明、正确、切合题意。可单独成段,可附在开头的后面。
论证:用各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道理论证:讲清楚观点正确的理由,可正反两方面讲道理。
举例论证:用正面或反面的事例证明观点的正确。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引用名言证明观点正确。(联系现实分析):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性以后,对贴合或不贴合观点的现象进行评析。
结尾:总结、呼吁、倡导、号召等。
四个部分中,灵魂是“观点”,“开头”是为了引出“观点”,使观点的'提出十分自然,它能够是观点针对的现象,能够是文章的一个精彩的论据,当然,有时候没有“开头”,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观点。“论证”,顾名思义,是为证明观点而存在。“结尾”使文章更完整。
文档为doc格式